63岁的龚翠香最近有点忙,10天前,她刚在2025中国百城桨板公开赛宁波梅山湾站拿下女子卡胡纳组第8名的好成绩,上周六再战梅山湾,参加2025年宁波市滨海休闲运动会(北仑站)的桨板比赛;
本月初,平均年龄65岁的东海萨克斯乐团,凭借一曲《北京喜讯到边寨》,勇夺白玉兰国际音乐节中国区决赛管乐成人组萨克斯管合奏一等奖;
84岁的李纯和刚刚入手一架价值2万多元的大疆M3无人机。李纯和所在的北仑区新碶街道岩河摄影社,60多名成员中,拥有无人机的有十几人;
67岁的王存荣擅长用AI给老照片上色、写游记,甚至用AI辅助炒股、理财,成为鄞州区福明街道福明家园社区小有名气的“AI达人”;
在宁波,许多退休老人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养老模式,而是以饱满的热情拥抱新科技、新潮流,在社交、旅行、学习、娱乐等领域展现活力与创造力。
63岁的龚翠香最近有点忙,十天前,她刚在2025中国百城桨板公开赛宁波梅山湾站拿下女子卡胡纳组第8名的好成绩,上周六再战梅山湾,参加2025年宁波市滨海休闲运动会(北仑站)的桨板比赛。很难想象,十多年前的她还是一个“能不动就不动”、总喊浑身酸痛的“药罐子”阿姨。
改变始于2014年。那一年,她在老同学带动下加入了户外游泳团队,没有请专业教练,只是与同好简单交流。仅仅一周,她就能连续游125米。运动,就这样帮她推开了新世界的大门。
2019年,桨板运动刚刚在宁波萌芽,龚翠香果断“入坑”,加入了我市最早一批桨板爱好者群。才练没多久,她就参加了在奉化天妃湖举行的12公里桨板公开赛。尽管以最后一名完赛,但上岸时,所有选手自发列队为她鼓掌。
这几年,她不仅“南征北战”,从南浔、青田比到云和,还拿下国家二级裁判员、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,更成为一名红十字救护员,持续推广桨板在水上救援中的应用。“运动让我退休后的日子闪闪发光。”龚翠香说。
在宁波,越来越多老人走出传统锻炼的舒适区,拥抱更年轻、更具活力的潮流运动。他们用行动诠释:年龄从来不是探索的边界。
在江北区慈城镇云鹭湾社区,活跃着一支平均年龄70岁的“银色健身团”。这支团队曾以“乾坤太极”闻名,前年开始,又热情拥抱嗒嗒球、桌上冰壶球等新兴项目。“砰砰”的击球声,逐渐成为带动周边老人走出家门参与运动的“快乐引擎”。
团队负责人吕萍介绍,大家时常外出比赛,也积极参加老年大学的培训。“哪怕最近持续高温,也挡不住我们锻炼的热情。”她说,“年龄只是数字,心态年轻才是真的年轻。”
从个人热爱到社群共练,越来越多的银发族在运动场上找回青春、重塑退休生活。
在北仑区新碶街道,84岁的李纯和小心翼翼地从收纳包中取出他的“宝贝”一架价值2万多元的大疆M3无人机。“2020年买了第一台,用了一年多觉得画质不够好,干脆加钱换了最新款。”李纯和告诉记者。
43年的摄影生涯里,李纯和的设备从胶卷相机更迭到数码相机,再到如今悬停在空中的“眼睛”。为了拍摄郭巨总台山的全景,他曾扛着设备爬上山顶。现在,无人机轻松掠过风车公路,将万亩花海收入镜头。他笑着说:“想拍什么就去找角度,办法总比困难多。”
在李纯和所在的岩河摄影社,60多名成员中,60岁以上老人占九成,拥有无人机的有十几人。他们组队奔赴福建霞浦滩涂、兴化千垛油菜花田,甚至远征云南元谋土林。人均1万元至2万元的设备投入已成常态,更有人为置换设备豪掷数万元。“好作品需要好设备打底。”李纯和抚摸着相机镜头说,“这也许就是快乐的代价。”
而62岁的钱美珍更把这种快乐“玩”成了生活方式。今年7月,她刚结束一场历时9天的川滇摄影之行两位退休老人与一对年轻母女自发组队,行李箱滚过红土高原,镜头里装满彝族女孩马尾辫上跃动的金光和元谋土林蒸腾的热气。“2017年退休后才正式学摄影,现在根本停不下来。”尼泊尔、加拿大、日本、马来西亚,她的相机伴着她穿越山海。
这些银发族蓬勃的创作热情,正持续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消费能量。宁波市摄影家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,老年会员的年度开支清晰地呈现“专业培训、设备升级、采风旅行”三大核心板块。这种消费结构,彻底扭转了社会对银发群体“只看价格、追求廉价”的固有认知。“老年人其实非常愿意为创造价值和提升体验付费。”该负责人说。
在这一趋势的推动下,宁波本地的摄影产业形态也在发生深刻转变,正逐步从单纯的设备销售,扩展至涵盖教育培训、旅行定制、社交互动的综合服务生态。面向银发群体的无人机操作培训课程名额紧俏,一座难求;虽然价格高于普通旅游团,但专为摄影爱好者设计的定制化采风路线却频频爆满。
更引人注目的是,一种“摄影+助农”的新模式也应运而生。例如,钱美珍在攀枝花拍摄期间,被当地硕果累累的芒果园深深吸引,当场就下单十几箱新鲜芒果寄回宁波,与亲友分享。用她的话说,这趟旅程既收获了心仪的作品,也满足了购物的乐趣,真正是“拍得尽兴,买得痛快”。
更令人惊喜的是,银发摄影师的社交模式正在破圈。他们通过线上平台招募年轻旅伴,在线下组建跨代际创作团队;岩河摄影社成员不仅交流构图技巧,更相约开办影展。李纯和正在筹备明年的个人摄影集,“想把看过的景、拍过的人,梳理成有温度的光影记忆”。
在鄞州区福明街道福明家园社区,住着67岁的王存荣老人。他曾是一名企业技术人员,退休后,他在参加一次社区科技体验活动时,被年轻人用AI创作绘画、生成文案的场景打动了。
“难道人老了,就要被时代抛下?”带着这份不服输的劲儿,他在宁波开放大学鄞州学院报了名,成为AI课的忠实粉丝。
王存荣学AI,从安装软件开始。他不仅每天雷打不动地上网课,认真记笔记,还和几名银发学员组建了“银发AI互助小组”。
如今,他用AI给老照片上色、写游记,甚至用AI辅助炒股、理财,成了社区里小有名气的“AI达人”。
七旬老人忻丁明和妻子陈聪是邻里间公认的“音乐达人”。忻丁明精通多种乐器,二胡、唢呐、琵琶、萨克斯、大提琴样样拿手;陈聪则负责拍摄老伴的演奏视频,剪辑后发布到网上。“AI可以自动生成伴奏,匹配歌词字幕、美化画质,让视频更精致。”陈聪说。这几年,老两口还成了小有名气的“网红”。抖音、快手、优酷、西瓜视频、头条等平台上都能看到他们的作品。
在雅戈尔老年乐园,闻奶奶和贺奶奶是出了名的“AI达人”。作为“老姐妹团”的负责人,闻奶奶经常用AI查天气、设计旅游线路,“复活”自己和朋友的老照片;贺奶奶是豆包软件的“铁粉”,常用豆包看新闻、查养生信息,从中收获了不少知识。
这个暑假,靠着AI私人定制线路,南阿姨带领老姐妹从宁波出发,一路游玩了南京、天津、沈阳,又在长白山休养了半个月。“以前出门做旅行规划费时费力,现在有了AI,问题迎刃而解。不仅有旅游线路、门票价格、乘车路线,连附近好吃好玩的地方也会一并推荐。”南阿姨说。
65岁的罗培毅和妻子常年带着外孙女,每天傍晚都要辅导作业。“多年未碰课本,很多知识早已生疏。后来,我学会了使用AI,题目解法、拼音发音、英语翻译,都能轻松解决。”罗培毅说。
“尽管我们学得慢,但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了成长进步的快乐。”在王存荣看来,AI既是生活帮手,也是消费向导,让晚年生活既充实又“值钱”。
夏夜,甬江南岸,悠扬的铜管乐旋律伴着江风传来,3位白发老人正抱着萨克斯吹奏,身体随旋律悠然摇摆。他们是东海萨克斯乐团的成员,这支平均年龄65岁的“银发乐团”,刚刚在月初凭借一曲《北京喜讯到边寨》,捧回白玉兰国际音乐节中国区决赛管乐成人组萨克斯管合奏一等奖。
“我们的目的是以赛代练,让老人掌握一门技艺,让退休生活更有声有色。”69岁的乐团负责人白桦说,他“玩”萨克斯已有47个年头,从18年前乐团成立起就一直带着这支队伍。
“起初很多人连萨克斯是什么都不清楚,哪舍得买?”他笑着说,2007年他自掏腰包一口气购置了20把萨克斯,无偿借给团员使用。“当时有乐器厂家支持,一把萨克斯只要2000元,这批老伙计现在还有不少在服役。”
如今,不少资深的团员已经升级装备,拥有了自己的萨克斯。“我花1万多元买了把萨克斯,每年还要花500多元进行保养。”65岁的邵青山告诉记者,“这钱花得值,吹萨克斯后精神好,也交到了很多朋友。”
这支80余人的“银发乐团”里,有退休教师、企业干部、工人、农民。白桦按大家的基础分层编班,每周在海曙区文化馆分批上课。“这些课程都是公益性的,每人只要交点资料费。”白桦说。
随着团队成员水平的提升,出去比赛、交流成了常事。去年去哈尔滨比赛,人均花费6000多元;本月初去上海比赛,人均开销近2000元这些费用包含了报名费、路费、食宿及景区门票等。白桦算了一笔账:“这和旅游消费差不多,但我们除了游山玩水,还看了专业演出,参加了比赛、拿了奖,这些精神层面的性价比远超普通旅游。”
得了一等奖后,邀约更多了。前几天,前湾新区一家养老公寓开业,白桦受邀带着“小分队”在现场做了一场表演,未来计划与对方开展相关合作。“目前我们已经在鄞州区东吴镇建立一个萨克斯活动基地,让全国的老年爱好者来这里玩音乐、度假。”白桦说,“我们有一定的消费能力,要的不是被动养老,而是主动享老。”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: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:1104076
63岁的龚翠香最近有点忙,10天前,她刚在2025中国百城桨板公开赛宁波梅山湾站拿下女子卡胡纳组第8名的好成绩,上周六再战梅山湾,参加2025年宁波市滨海休闲运动会(北仑站)的桨板比赛;
本月初,平均年龄65岁的东海萨克斯乐团,凭借一曲《北京喜讯到边寨》,勇夺白玉兰国际音乐节中国区决赛管乐成人组萨克斯管合奏一等奖;
84岁的李纯和刚刚入手一架价值2万多元的大疆M3无人机。李纯和所在的北仑区新碶街道岩河摄影社,60多名成员中,拥有无人机的有十几人;
67岁的王存荣擅长用AI给老照片上色、写游记,甚至用AI辅助炒股、理财,成为鄞州区福明街道福明家园社区小有名气的“AI达人”;
在宁波,许多退休老人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养老模式,而是以饱满的热情拥抱新科技、新潮流,在社交、旅行、学习、娱乐等领域展现活力与创造力。
63岁的龚翠香最近有点忙,十天前,她刚在2025中国百城桨板公开赛宁波梅山湾站拿下女子卡胡纳组第8名的好成绩,上周六再战梅山湾,参加2025年宁波市滨海休闲运动会(北仑站)的桨板比赛。很难想象,十多年前的她还是一个“能不动就不动”、总喊浑身酸痛的“药罐子”阿姨。
改变始于2014年。那一年,她在老同学带动下加入了户外游泳团队,没有请专业教练,只是与同好简单交流。仅仅一周,她就能连续游125米。运动,就这样帮她推开了新世界的大门。
2019年,桨板运动刚刚在宁波萌芽,龚翠香果断“入坑”,加入了我市最早一批桨板爱好者群。才练没多久,她就参加了在奉化天妃湖举行的12公里桨板公开赛。尽管以最后一名完赛,但上岸时,所有选手自发列队为她鼓掌。
这几年,她不仅“南征北战”,从南浔、青田比到云和,还拿下国家二级裁判员、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,更成为一名红十字救护员,持续推广桨板在水上救援中的应用。“运动让我退休后的日子闪闪发光。”龚翠香说。
在宁波,越来越多老人走出传统锻炼的舒适区,拥抱更年轻、更具活力的潮流运动。他们用行动诠释:年龄从来不是探索的边界。
在江北区慈城镇云鹭湾社区,活跃着一支平均年龄70岁的“银色健身团”。这支团队曾以“乾坤太极”闻名,前年开始,又热情拥抱嗒嗒球、桌上冰壶球等新兴项目。“砰砰”的击球声,逐渐成为带动周边老人走出家门参与运动的“快乐引擎”。
团队负责人吕萍介绍,大家时常外出比赛,也积极参加老年大学的培训。“哪怕最近持续高温,也挡不住我们锻炼的热情。”她说,“年龄只是数字,心态年轻才是真的年轻。”
从个人热爱到社群共练,越来越多的银发族在运动场上找回青春、重塑退休生活。
在北仑区新碶街道,84岁的李纯和小心翼翼地从收纳包中取出他的“宝贝”一架价值2万多元的大疆M3无人机。“2020年买了第一台,用了一年多觉得画质不够好,干脆加钱换了最新款。”李纯和告诉记者。
43年的摄影生涯里,李纯和的设备从胶卷相机更迭到数码相机,再到如今悬停在空中的“眼睛”。为了拍摄郭巨总台山的全景,他曾扛着设备爬上山顶。现在,无人机轻松掠过风车公路,将万亩花海收入镜头。他笑着说:“想拍什么就去找角度,办法总比困难多。”
在李纯和所在的岩河摄影社,60多名成员中,60岁以上老人占九成,拥有无人机的有十几人。他们组队奔赴福建霞浦滩涂、兴化千垛油菜花田,甚至远征云南元谋土林。人均1万元至2万元的设备投入已成常态,更有人为置换设备豪掷数万元。“好作品需要好设备打底。”李纯和抚摸着相机镜头说,“这也许就是快乐的代价。”
而62岁的钱美珍更把这种快乐“玩”成了生活方式。今年7月,她刚结束一场历时9天的川滇摄影之行两位退休老人与一对年轻母女自发组队,行李箱滚过红土高原,镜头里装满彝族女孩马尾辫上跃动的金光和元谋土林蒸腾的热气。“2017年退休后才正式学摄影,现在根本停不下来。”尼泊尔、加拿大、日本、马来西亚,她的相机伴着她穿越山海。
这些银发族蓬勃的创作热情,正持续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消费能量。宁波市摄影家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,老年会员的年度开支清晰地呈现“专业培训、设备升级、采风旅行”三大核心板块。这种消费结构,彻底扭转了社会对银发群体“只看价格、追求廉价”的固有认知。“老年人其实非常愿意为创造价值和提升体验付费。”该负责人说。
在这一趋势的推动下,宁波本地的摄影产业形态也在发生深刻转变,正逐步从单纯的设备销售,扩展至涵盖教育培训、旅行定制、社交互动的综合服务生态。面向银发群体的无人机操作培训课程名额紧俏,一座难求;虽然价格高于普通旅游团,但专为摄影爱好者设计的定制化采风路线却频频爆满。
更引人注目的是,一种“摄影+助农”的新模式也应运而生。例如,钱美珍在攀枝花拍摄期间,被当地硕果累累的芒果园深深吸引,当场就下单十几箱新鲜芒果寄回宁波,与亲友分享。用她的话说,这趟旅程既收获了心仪的作品,也满足了购物的乐趣,真正是“拍得尽兴,买得痛快”。
更令人惊喜的是,银发摄影师的社交模式正在破圈。他们通过线上平台招募年轻旅伴,在线下组建跨代际创作团队;岩河摄影社成员不仅交流构图技巧,更相约开办影展。李纯和正在筹备明年的个人摄影集,“想把看过的景、拍过的人,梳理成有温度的光影记忆”。
在鄞州区福明街道福明家园社区,住着67岁的王存荣老人。他曾是一名企业技术人员,退休后,他在参加一次社区科技体验活动时,被年轻人用AI创作绘画、生成文案的场景打动了。
“难道人老了,就要被时代抛下?”带着这份不服输的劲儿,他在宁波开放大学鄞州学院报了名,成为AI课的忠实粉丝。
王存荣学AI,从安装软件开始。他不仅每天雷打不动地上网课,认真记笔记,还和几名银发学员组建了“银发AI互助小组”。
如今,他用AI给老照片上色、写游记,甚至用AI辅助炒股、理财,成了社区里小有名气的“AI达人”。
七旬老人忻丁明和妻子陈聪是邻里间公认的“音乐达人”。忻丁明精通多种乐器,二胡、唢呐、琵琶、萨克斯、大提琴样样拿手;陈聪则负责拍摄老伴的演奏视频,剪辑后发布到网上。“AI可以自动生成伴奏,匹配歌词字幕、美化画质,让视频更精致。”陈聪说。这几年,老两口还成了小有名气的“网红”。抖音、快手、优酷、西瓜视频、头条等平台上都能看到他们的作品。
在雅戈尔老年乐园,闻奶奶和贺奶奶是出了名的“AI达人”。作为“老姐妹团”的负责人,闻奶奶经常用AI查天气、设计旅游线路,“复活”自己和朋友的老照片;贺奶奶是豆包软件的“铁粉”,常用豆包看新闻、查养生信息,从中收获了不少知识。
这个暑假,靠着AI私人定制线路,南阿姨带领老姐妹从宁波出发,一路游玩了南京、天津、沈阳,又在长白山休养了半个月。“以前出门做旅行规划费时费力,现在有了AI,问题迎刃而解。不仅有旅游线路、门票价格、乘车路线,连附近好吃好玩的地方也会一并推荐。”南阿姨说。
65岁的罗培毅和妻子常年带着外孙女,每天傍晚都要辅导作业。“多年未碰课本,很多知识早已生疏。后来,我学会了使用AI,题目解法、拼音发音、英语翻译,都能轻松解决。”罗培毅说。
“尽管我们学得慢,但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了成长进步的快乐。”在王存荣看来,AI既是生活帮手,也是消费向导,让晚年生活既充实又“值钱”。
夏夜,甬江南岸,悠扬的铜管乐旋律伴着江风传来,3位白发老人正抱着萨克斯吹奏,身体随旋律悠然摇摆。他们是东海萨克斯乐团的成员,这支平均年龄65岁的“银发乐团”,刚刚在月初凭借一曲《北京喜讯到边寨》,捧回白玉兰国际音乐节中国区决赛管乐成人组萨克斯管合奏一等奖。
“我们的目的是以赛代练,让老人掌握一门技艺,让退休生活更有声有色。”69岁的乐团负责人白桦说,他“玩”萨克斯已有47个年头,从18年前乐团成立起就一直带着这支队伍。
“起初很多人连萨克斯是什么都不清楚,哪舍得买?”他笑着说,2007年他自掏腰包一口气购置了20把萨克斯,无偿借给团员使用。“当时有乐器厂家支持,一把萨克斯只要2000元,这批老伙计现在还有不少在服役。”
如今,不少资深的团员已经升级装备,拥有了自己的萨克斯。“我花1万多元买了把萨克斯,每年还要花500多元进行保养。”65岁的邵青山告诉记者,“这钱花得值,吹萨克斯后精神好,也交到了很多朋友。”
这支80余人的“银发乐团”里,有退休教师、企业干部、工人、农民。白桦按大家的基础分层编班,每周在海曙区文化馆分批上课。“这些课程都是公益性的,每人只要交点资料费。”白桦说。
随着团队成员水平的提升,出去比赛、交流成了常事。去年去哈尔滨比赛,人均花费6000多元;本月初去上海比赛,人均开销近2000元这些费用包含了报名费、路费、食宿及景区门票等。白桦算了一笔账:“这和旅游消费差不多,但我们除了游山玩水,还看了专业演出,参加了比赛、拿了奖,这些精神层面的性价比远超普通旅游。”
得了一等奖后,邀约更多了。前几天,前湾新区一家养老公寓开业,白桦受邀带着“小分队”在现场做了一场表演,未来计划与对方开展相关合作。“目前我们已经在鄞州区东吴镇建立一个萨克斯活动基地,让全国的老年爱好者来这里玩音乐、度假。”白桦说,“我们有一定的消费能力,要的不是被动养老,而是主动享老。”
本文由:南宫NG·28相信品牌力量提供